先进陶瓷行业快讯-20251027

1. 10月23日上午,长沙经开区举行重大项目签约活动。此次签约的项目为湖南瓷容科技MLCC总部基地项目等,共7个项目。其中,湖南瓷容科技MLCC总部基地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在园区建设高端研发制造基地,生产高端、精密、车规级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8亿元,将有力补强区域产业链。资料显示,该司经营范围聚焦于电力电子元器件、电子专用材料的研发与销售,以及新材料技术研发等创新领域,致力于在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领域开展市场化运营。

2. 近期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汪长安教授课题组基于多孔陶瓷材料的长期研究成果,通过合作研究在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制备技术与微结构及多功能协同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开发了一种燃烧驱动的快速合成策略,成功制备出兼具优异力学性能、卓越热稳定性和高效电磁波吸收功能的多孔Si3N4/SiC陶瓷,为解决多孔陶瓷材料结构稳定性与功能特性难以兼顾的长期难题提供了新途径。研究策略同时具备极低的合成时间和成本,展现了其在高效、低碳制造方面的潜力。相关研究成果以“燃烧驱动快速合成多功能多孔Si3N4/SiC陶瓷:协同强韧性与电磁波吸收”(Combustion-Driven Rapid Synthesis of Multifunctional Porous Si3N4/SiC Ceramics: Synergistic Strength-Toughness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为题,于10月16号在线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3. 10月15日09时16分,位于四川剑阁的深地川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0000米。这一全球地质条件最复杂、钻井难度最高的深地“超级工程”已深入5.4亿年前的震旦系地层,首次踏入四川盆地深部“无人区”,标志着我国在地球深部能源探索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深地川科1井目标井深13000米,2023年7月正式开钻,7000米以下全部为未知地层,井下动力钻具关键运动部件及其复合材料在高温、高压极端环境下的服役可靠性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金属基复合材料AI创制团队在常可可研究员的带领下,开发了人工智能AI辅助的耐温/耐磨蚀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性能预测与成分设计模型(预测精度>90%),包含高通量预测、单点预测、成分优化、3D可视化等多个功能模块;基于该AI模型,筛选了满足目标性能的潜在成分区间,结合深钻材料智能创制平台开展的自动化制备和高通量表征实验,成功研制出新型耐温耐磨蚀多元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力学、摩擦学等关键性能指标较现役三元材料体系提升15~30%,为耐高温螺杆钻具研发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利益声明:
以上行业快讯均收集自符合信息安全协议的采集技术,经人工筛选后发布。CERADIR™及其运营团队不持有以上内容中提及的上市企业之股份或相关投资产品。以上快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任何投资机构观点。